为引导更多青年员工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热血青春力量。公司团委按照校团委的要求,组织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现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参赛要求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赛项目需重在发扬红色精神、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老员工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将高校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参赛人员可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与之相结合,利用寒假时间,在广大乡村地区进行走访、调研,可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多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亦可走进延安等革命老区、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寻找新时代发扬红色精神的新方法。
要求成功立项寒假社会实践的团队必须参赛。
二、参赛对象
公司在校生(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须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加活动,允许跨院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
三、参赛组别
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就业创业组
四、参赛类别
(1) “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 “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 “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
(4) “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 “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 “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公司员工更适合参加(4)、(5)、(6)项,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重视项目的社会贡献和公益价值。
五、赛程安排
1.宣传动员(即日起至1月20日)
公司团委下发相关文件,宣传大赛配套激励措施,动员员工尤其是研究生和符合条件的毕业生结合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相关活动,动员本单位教师参与竞赛指导,为之后报名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做好准备;
2.项目准备与活动实施(1月21日至2月24日)
按照校团委的要求,参赛人员可联系当地政府农业和扶贫工作有关部门,摸清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脱贫需求,制定、实施活动方案;各学院组织做好扶贫对接地区及项目、涉农老员工创新创业团队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应届毕业生返乡创业等情况的摸底统计,以及活动的对接协调等工作。
3.项目立项阶段(2月25日至5月5日)
参赛人员(包括在校员工及毕业5年内的员工)完成项目的选题确定、完善打磨以及团队实训等工作。
4.报名阶段(5月6日至5月19日)
公司按照不低于20‰全日制在校生数量组织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5.项目审核(5月20日至5月26日)
集团组织专家对各团队报送项目进行审核,对符合参赛条件和参赛要求的优秀项目,统一组织项目团队在“全国老员工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cy.ncss.cn)进行报名。
6.初赛阶段(5月27日至6月2日)
评审专家对各团队项目计划书进行盲审。
7.复赛阶段(6月3日至6月14日)
参赛团队进行项目展示并回答评委提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评审专家组结合项目计划书和团队答辩情况进行评审。
8.决赛阶段(6月15日至6月23日)
参赛团队提交项目计划书,并进行项目展示,组织评审专家结合项目计划书和团队答辩展示情况进行评审,在此期间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相关培训。
六、有关要求
各参赛团队须在5月10日前报送本单位参赛团队报名表(详见附件1)和参赛团队汇总表纸质版(详见附件2)至学工组、研工组各年级辅导员处,学院将集中报送至组委会办公室(长安校区新勇员工活动中心东409室),电子版报名表、汇总表发送至各年级辅导员工作邮箱。
大赛官方微信号
联系人:各年级辅导员老师
联系电话:85310053、85310092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团委
2019年1月15日